国家一级编剧刘嘉军为我院师生做如何把握影视题材方向的讲座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10/14 点击次数:


      10月10日下午14:10,在翠华西校区图书馆三楼国际报告厅,受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延艺云教授的邀请,著名编剧刘嘉军为文学院师生作《如何把握影视题材的方向》讲座。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子爽博士主持讲座。

           


刘嘉军老师从编剧与一般人的区别讲起,认为编剧:无中生有(虚构) ——无事生非(冲突) —小事化大(让人欲罢不能) ——大事化纠结(高潮让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思绪万千)。编剧永远是幕后英雄,要有自己的哲学、历史、社会的深度思考,高度认识。要不随波逐流,要甘于寂寞,要有创作冲动,要自得其乐。应该通晓时事,人情练达,敏感而想象丰富。

       在谈到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编剧时,刘老师认为,学识是第一位,阅历是第二位,创作技巧是第三位,编剧需要想象力,更需要逻辑力。不管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一定要走心。对当下文艺政策了解越透、掌握的素材越丰富,知识积累越深厚,更有利于提炼主题,编织情节、塑造人物。

在谈及历史剧的创作时,刘老师认为,一是要有思想深度,二是要有历史内容,三是要有莎士比亚式的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创作电视剧《保卫延安》策划方案第一句就是: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高度重新梳理审视这段历史。明确中国共产党要建立一个独立繁荣富强民主的共和国,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刘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创作电视剧《保卫延安》时看的书籍、资料,分别是:小说《保卫延安》,《第一、二、三、四野战军战史》《毛泽东与蒋介石——一生的较量》《彭德怀传记》《陕北民歌大全》等。

       在如何找到题材的突破口,如何设计人物情节时,刘老师认为,首先要有时代感和时代意义,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和观众的审美趣味。对题材有自己独特的审视维度,避免跟风,力戒同质化。这个突破口一定是具有核爆发力,对后面的戏起 到情节环环相扣,矛盾冲突不断的连锁反应,主题能在故事层层推进中不断得到升华。人物要按照主题整体想表达的思想设置。每个人物都要有根,要清楚人物的前史。人物之间要有勾连,有天然的矛盾。设置的情节一定要围绕主线,围绕主角走。刘老师谈及在创作的中的苦闷、思考与突破,例举《硝烟背后的战争》创作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优待俘虏的作用,看当年敌工干部的日本俘虏回忆录,查资料,寻找突破点。

最后,刘老师认为,IP时代保持原创,保持文艺作品的精气神。并与同学们就编剧创作进行了交流。

  

 

 

刘嘉军,国家一级编剧、陕西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支部书记。2011获第七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国编剧委员会成员,陕西省编剧协会副会长。2016年担任总编剧的《红旗漫卷西风》10月在东方卫视播出。从2009至2014年,由其担纲创作的电视剧《保卫延安》、《硝烟背后的战争》、《我在北京挺好的》三部电视剧先后在央视一套播出。《保卫延安》一剧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电视剧飞天奖。《我在北京挺好的》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优秀电视剧本扶持奖。1999年电视电影《真情难移》在央视六套播出。1992年联合编剧的电视剧《火种》在央视一套播出。

 

版权所有  ©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