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17日下午,文学院举办以“阅享经典,修文济世”为主题的读书日活动。本次活动由文学院主办,文学院资料室、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承办。文学院师生四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基地负责人田子爽老师为师生解读了今年文学院读书日的活动主题,“修文”是文学院的院训,“济世”是学校的校训,师生秉承院训、校训,阅读、分享经典,可以更好地看见世界、走向世界。

宋宁刚老师从读书、创作、教学三个方面,认为读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判断力,希望年轻大学生将读书作为一种习惯,通过读书自我成长、关注社会。宋老师解答了同学们关注的儿童文学创作、读书的意义等话题。成倩老师认为读书不仅可以获得愉悦感,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她以《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的课程为例,其中的早期经典可以帮助同学们自我探索,精神自足。杨晨洁老师带来了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认为读书进入学习的一种方式,鼓励同学们以文学视角,从一部作品开始,“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找到自己的读书之法。李琦老师从多年明清文学研究的心得出发,分享了明清文学中的读书哲理,希望同学们从书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特别强调,读书是基础,要分辨古人文本中的基本词汇,才能获取其中的哲理。中文系朱宝洁老师,从中文系专业的角度认为读书可以帮助写作、演讲,她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做到广泛阅读、连贯阅读。
随后,汉语2102杜锦亭同学分享了读书-考研的历程,影视2202赵一萌同学分享了读书-创作的历程。
师生的分享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纷纷表达个人的读书经历与困惑,老师们依次进行了解答,鼓励学生跨界阅读,学着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

文学院资料室为到场师生准备了一百多份文学期刊,阴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些刊物的情况,帮助同学们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读书内容。
本次“世界读书日”活动顺利举办,引导学生从碎片化阅读回归深度阅读,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助力人才的培养,践行“立德树人”,服务于学校人文底蕴、创新精神、社会担当的校园文化建设。
(田子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