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内容
1.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和萌芽赛道(详见附件1)。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2)。
3.同期活动。即“慧秀中外”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慧智创业”中国民族品牌主理人面对面、“慧展华彩”历届大赛优秀项目对接巡展、“慧治创新”全球乡村振兴智慧化高端论坛、“慧云闪耀”全球数字化教育云上峰会、“慧聚未来”国际青年学者前沿思辨会。
三、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等;已在主管部门完成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的扫描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真实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20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总决赛时提供投资协议、投资款证明等佐证材料。
4.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须尊重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5.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6.参赛人员(不含师生共创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6年3月1日之后出生)。
7.各系积极动员组织团队参赛,完成分配的参赛指标任务。按照不低于本院全日制在校生数(本科生、研究生)18‰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即每1000名学生应至少有18个参赛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不低于2‰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即每1000名学生应至少有2个参赛项目);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报名,项目归属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准。
四、赛事组织
文学院各系组织全体老师,按照学校文件精神,积极安排教师组织学生,精心筹划。要求本科生一至三年级每个班级至少组织2个团队,其中各系“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至少2项,研究生每个年级至少组织1个团队。
1.比赛流程
(1)参赛报名:各参赛团队必须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23日前。
(2)院级比赛时间:5月24日—27日(初定);比赛地点:翠华西校区文学院学术活动中心(暂定)
(3)校级比赛:文学院推荐约10个团队参加校级赛事。
2.材料报送:参赛团队应于2021年5月21日前将所有材料报送至文学院教务办公室218室。报送内容:①纸质版项目申报书5份。②展示视频。时长为1分钟,格式不限,大小不超过1G,并将电子版发送至文学院邮箱wxy@mail.xaufe.edu.cn。
3.现场答辩:要求参赛队伍进行现场答辩,展示项目有关内容,回答评委提问。项目展示路演由PPT展示、视频展示和线上答辩三个环节组成。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也可展示产品实物。答辩要求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大赛专家组将根据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和项目组答辩情况进行评比打分。
五、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奖励获奖项目,分别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4项。根据学校分配的校级参赛名额,从获奖名单中推荐优秀队伍进入校级比赛。获奖按以下标准奖励: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500元,优秀奖300元。
附件1: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附件2: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联系人:田老师电话: 029-83695822
文学院
202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