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12/17 点击次数:

西安财经大学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西财大教发〔2019〕41号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育人水平。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019)《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满足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和广大学生满意的一流本科课堂,就推进我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查找课堂教学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课堂教学秩序,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为支撑,全面提升我校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准入、淘汰机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激励机制,激发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进程,切实提升教师队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各专业使用智慧教室授课的课程数。努力淘汰低阶性、陈旧性和低质量的“水课”,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使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主要措施

(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课程育人体系建设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发挥好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严格课堂教学纪律,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课程育人体系建设。将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3.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贯穿课程建设全过程,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专业课程教材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培育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实现宏观知识与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

(二)完善课程制度,规范课程管理

4.建立教学准入机制。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课程标准,严格课程审核流程,提高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吻合度。杜绝必修课因人设课,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新开设的专业课程,必须对本专业的毕业要求有较强支撑。新开设的通识课程要求学生受众量大、面广,主讲教师在该课程相关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所有的新开设课程必须提前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课件(教案)等教学文档的撰写。

5.规范课程教学大纲。按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研究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业评价方式。学业评价方式要对学生课程教学目标和各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要有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教师须严格根据教学大纲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改动课程教学大纲。

6.规范教材选用制度。教务部门要加强对教材建设和选用的指导,逐步完善教材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健全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踪调查机制和信息反馈制度。各学院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对引进教材选用负总责,确保选用的教材价值导向正确。公共课、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优先选用国家公布目录中的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

7.建立教学淘汰机制。强化对学生评价不高、学习收获少的课程的跟踪评估,逐步淘汰低质量的“水课”。停止开设对毕业要求支撑度不高的专业课程,对连续两学期初选人数少于20人/教学班的通识课程原则上予以取消。对违背党的方针政策、违背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课程教师,按照《西安财经大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对相关教师予以严肃处理,并另行安排适合的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

(三)注重教师作用,加强教师教学管理与考核

8.强化教师授课纪律约束。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聘用考核师德关和业务关,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严肃课堂教学纪律,稳定课堂教学秩序,未经教务处批准,教师不得请人代课,教师每学期调课不得超过2次。严格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约束教师职业行为。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与考核,严格按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的有关规定聘任外籍教师。

9.完善课堂教学激励机制。实行优课优酬,研究设计“金课”课程的建设与评选办法,每学年评价认定若干门“金课”,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智慧教室教学、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混合式教学、智慧教室教学、双语教学授课教学工作量按1.5倍计算,全英文授课教学工作量按2倍计算。进一步完善教学为主型副教授的职称评聘,将课程与教学建设项目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

10.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培训进修制度。加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力度,以培养培训为关键点,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改研究等教学服务,建立面向教师职业生涯的分阶段培养体系。实现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新入职教师必须经过助课、试讲、考核等环节,获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学校培训部门颁发的证书,方可主讲课程。实现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的必备条件。加快完善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师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在内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和助教制度,大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教学能力。

11.强化全员教研工作。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切实担负起教学研究职责,至少每两周组织教师进行一次教育理论学习,开展教学研究、定期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推进教学改革,使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通过教研活动集体研讨使每位教师都能明晰自己主讲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相关性,明确课程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课堂教学的难点。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合作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四)深化教改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2.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加强对教师申报教改项目的支持与倾斜力度,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以课堂为重要领域,有针对性开展关于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管理策略、课堂教学评价等微观层面的教学研究,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鼓励教师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13.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明确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实验结论、社会实践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将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教学资源引进学校,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使学生接受实践导向、问题解决式的教学。

14.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强化课堂设计,解决好怎么讲好课的问题,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鼓励教师转变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促进灌输式教育向体验式、交互式教育转变。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和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实施以深度学习为取向的教学改革。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适度提升课程学习难度,并运用大数据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实效。

15.推进课程学习评价改革。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强化以学习为导向的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进一步规范与加强每门课程的评价方案的撰写与审核,课程评价方案要能有效考核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与区分度,切实提高课程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检测、评估与反馈机制。

16.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推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加快智慧教室等教学设施建设,加强“互联网+”教学平台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完善教学管理平台,有效支撑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五)加强机制建设,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责任

17.强化教学基础地位。切实把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重点严格课程管理,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基本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对高校的生师比要求,完备师资队伍。以教学贡献为核心内容制定激励政策。加大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优秀课程和教师的奖励力度,加大教学业绩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的权重,营造重视本科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氛围。规范教学奖励标准,激励教师热爱教学,重点选拔和培育一批师德高尚、教学卓越、学术优异的教学名师。

18.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党委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协同配合,各学院(部)具体负责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校领导定期巡视检查教学秩序,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教务处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全程管理,强化听课反馈与教学研讨;学生处督促各学院强化学生课堂纪律意识;各学院(部)严格落实课程教学管理职责;任课教师切实承担起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责任。

19.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按照人岗相适原则,选用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充实校院教学管理队伍。教务处、人事处和各学院(部)制定和落实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与提升计划,引导开展教学管理项目研究,成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激发教学管理人员活力,提升教学管理成效。

20.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课程教学多元评价机制,从专家听课、学生访谈、调查问卷和查阅教学档案等多维度、多视角开展教学评议,形成学生评价、校内同行评价、校外专家评价等多元结合的教学评议制度,及时反馈教学评议结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校教学督导作用,完善校、院(部)二级教学督导设置,将督导结果作为学院与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依据。

版权所有  ©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