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景奎来我院做学术讲座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12/02 点击次数:

 

       11月28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景奎教授应邀来我院,做了题为《印度经典的汉译》的报告。中文系部分教师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讲座,中文系系主任张璐博士主持。

       姜景奎教授首先对“印度经典文献”做释义,随后他梳理了自中国古代到现代印度经典的汉译史。他谈到,自汉代以来,来自印度的佛教经典哲学、天文学、医学等经典得到翻译,从而使中国文化得以丰富,汉译经验得到积累。他认为,东汉之后对印度佛教文献的汉译是当时中国文化发展之必需。佛教文化缓和了中国儒家文化中“治国平天下”的刚性价值追求以及现世生活态度,从而为中国文化增添了“采菊东篱下”的柔性,中国人的人生状态趋于相对平稳状态,中国文化臻于完美。姜教授还评价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不空这汉传佛教五大译师”的翻译理念及卓越贡献,他尤其肯定了玄奘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唐宋之后,中国对印度经典的汉译走向衰落,姜老师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知识界再次开始关注印度经典,尤其是泰戈尔的作品。上世纪中叶,中国开始组建、培养印度语言的专业人才建设队伍。第一代的徐梵澄、季羡林、金克木首开梵文经典翻译之先河;到第二代的殷洪元、刘安武、黄宝生等学者继往开来,翻译了大量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等作品及印度语言语法著作;此后,薛克翘、蒋忠新等翻译者以及以姜老师为核心的一批译者继续推进印度经典文献的翻译。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姜老师介绍了待译的印度经典文献及中国的汉译队伍。他提出汉译人才队伍必备的三项专业素质:首先是与印度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其次是对已有译本的了解,特别是文化用语和佛教用语;第三是对过去翻译(特别是非佛教)译本得失的认识。

讲座第四部分,姜老师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以《苏尔诗海》为例,了文献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讲座最后,姜教授强调了经典文献互译对文明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

       姜教授的讲座引经据典,幽默生动的语言不时引起现场师生的掌声与笑声。随后,姜教授与同学进行了热烈交流互动,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版权所有  ©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