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举行秋季学术月首期博士沙龙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11/11 点击次数:

      文学院秋季学术月首期博士沙龙于116日在文学院学术活动中心举行。活动以中、西古典学为议题,由成倩、刘颖洁两位博士做主题发言。文学院副院长李忠昌、张颖,中文系系主任张璐及相关专业老师、部分学生参加了沙龙并参与互动讨论。首场活动由中文系莫琼博士主持。

   成倩老师以《“挚而有别”的阐释困境与经解新说——兼论毛诗训诂的义理构建》为题,提出“鸟挚”(《毛传》)之义,在《诗经》阐释史上有鸟名(鸷鸟)、鸟性(挚爱)两方难以调和的训释论争,她尝试从婚姻礼仪背景还原“挚而有别”训诂的生成,并指出“挚而有别”的鸟性特征,并非仅源自毛公对鸟兽虫鱼自然习性的伦理想象,它有更深层的礼学背景;《毛诗》为构建政治教义思想,常于通用训诂基础上增补新的物性内涵或改动通用训诂;“训诂中见序义”,是《毛诗》重要的传例特征,也成为《毛诗》有别于三家《诗》的重要特征。

   刘颖洁老师讲座的题目是《罗斯共同体的想象策略研究——以<伊戈尔远征记>为例》。刘颖洁老师首先从“民族”和“国家”区别性的角度指出了“罗斯”是一个国家范畴;接着又探究了“想象的共同体”的概念来源以及理论迁移后的适用性问题。在《伊戈尔远征记》具体的文本细读中,刘老师逐步剖析了作者在文本中构筑罗斯共同体的两种策略。第一种为定义“他者”;第二种则是在共享的逻辑下想象罗斯是一个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景观,可自我建构的共同体。不仅如此,刘老师还涉及到了《伊戈尔远征记》作者身份合法化的问题。

 

  在沙龙活动中,张颖副院长和大家交流了学院举办博士沙龙活动的背景和初衷。青年博士教师作为学院最有学术活力、科研潜力和学科发展推动力的群体,保持对学术研究持久的热情、投入和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敏锐性对于学院的各项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博士沙龙是一个由青年博士教师主持、主讲和主要参加的学术平台,希望青年博士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术心得和研究发现,交流研究经验,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思维,形成相互砥砺,彼此促进的学术风气,进一步推进学科间的交流融合。

  李忠昌院长也对“博士沙龙”提出了两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这样的学术交流要定期开展,长期坚持下去,希望青年博士教师能用自己对学术的追求为学院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二是要以点带面,通过青年博士教师对学术的探讨,传播和扩大学术影响,并在学院倡导一种谈学术、做学术、以学术为荣的良好风气,促进形成良性竞争和发展态势。

  主题演讲结束后,老师与学生就本次议题展开了积极热烈地讨论,主要从古典学术的研究方法、经典文本细读与问题发现所需的知识储备等角度进一步展开交流,并就古典学的现代意义、“他者形象”书写的宗教文本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据悉,文学院“博士沙龙”活动将于每周三下午举行,近三年来入职的8位青年博士教师将在沙龙中分享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

 

 

 

 

 

版权所有  ©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