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举办“接受美学”在中国古典学与西方戏剧学中的运用博士沙龙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11/19 点击次数:

文学院秋季学术月第二期博士沙龙于11月16日下午在文学院学术活动中心顺利举行。本期沙龙以“接受美学”在中国古典学与西方戏剧学中的运用为议题,由莫琼、鲁小艳两位博士做主题发言,并由刘颖洁博士主持。文学院相关专业的老师与部分同学参与了沙龙活动并进行互动。

莫琼老师以《经典的再创作:民国报纸视域下的拟作韩愈散文现象探析》为题,认为:受到韩愈散文经典化的影响,同时为契合报纸专栏性质的需要,在民国时期社会阅读韩文风气的影响下,拟韩文之作应运而生,民国报纸也多刊登拟韩文之作,其中尤以《申报》与《益世报》为著。这些拟作所拟对象以韩愈《送董邵南序》等十二篇文章为主,主要从文体、用字、句式等形式层面上对原作进行模仿,内容则多涉及当时的政治生态与社会情态,文学价值不高。但是,这些拟作是研究民国时期韩愈接受史的重要史料,为进一步研究韩愈在民国的接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鲁小艳老师则以《英国当代戏剧“In-yer-face”在中国的几点争议与探讨》为题,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以接受理论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进行探讨。鲁老师特别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研究其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并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了系统地考察。鲁老师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

 

主题报告结束之后,老师与同学们就本次议题展开了颇为热烈而诚恳地讨论。例如,就接受美学理论在中国古典学研究中的使用与读者的知识阶层以及读者的反应与接受等问题,莫老师认为由于资料的缺失,在中国古典学研究中,很难确定谁为“真正的读者”,但是就古籍当中的批点本等材料而言,一般认为批点者即为“读者”,此亦可作为研究“阅读史”绝佳的资料。再如,关于直面戏剧在中国能走多远的问题,鲁老师认为由于文化生态的不同,直面戏剧进入中国之后,面临着某些改变,无论是文本译介还是舞台呈现,都要经过“中国化”的过程,又因为目前国内民众的物质能力与话剧消费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因此,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一丝危机。此外,与会者还就如何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如何利用数据库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版权所有  ©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