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邀请张阿利教授、张斌教授为学院师生作影视专场报告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12/11 点击次数:

2023年12月8日14:00,由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和陕西电影产业数据统计与应用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西部影视研究院,中国西部电影研究基地,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协办的专场学术报告在翠华西校区图书馆503学术活动中心成功举办。活动特邀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张斌教授,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阿利教授,他们分别以《当<杜甫>遇上“李子柒” 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流动的逆差现象与传播策略》以及《近年来中国西部电影的新实践》为题做了精彩的分享。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张颖和副教授苏敏老师分别主持,文学院100余名师生参加。

张斌教授在报告中从杜甫在海外的接受面较窄切入,分析了海外受众无法理解杜甫诗歌中独有的诗意语言与文化心理,杜甫的文化习惯与当代受众的生活经验也存在鸿沟,很难在国外落地生根等。进而,对比了李子柒的视频以乡村为背景,以描绘乡村日常生活与农作物的前世今生作为贯穿前后的线索,其创作手法上有利于海外观众了解其图像的叙事逻辑,并不需要借助语言的翻译。张教授强调:为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应学习借鉴李子柒的视频表达方式,借助寓言化的呈现方式。他指出,文化输出传播是一个长时间的历史过程,要理性看待海外媒体为中国文化的加冕,避免在网络民族主义的驱动下非理性的自我文化亢奋,从而遮蔽对实际状况的了解。苏敏老师最后总结发言,指出张教授的讲座对今天人们正确的看待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下一步如何做好跨文化传播,均有启发性。

张阿利教授在《近年来中国西部电影的新实践》报告中指出,中国西部电影反映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状况、生存状态和历史具有强烈的西部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蕴,西部电影通过塑造一系列典型的银幕形象来剖析民族性格、揭示民族心理、展示民族内在文化的原动力、致力于对民族奇观和民族风情的具象描绘与写意表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像表意和表述体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意蕴。张阿利教授强调:新时代以来,西部电影在生态问题的书写、新乡土叙事的探索、现代性和人民性等问题的表达、以及对电影视听本体的持续探索创新等领域产生了丰硕成果,成为中国地缘电影、区域电影创作和研究中的突出现象,也极大程度地强化了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地域性标识。张阿利教授多年潜心电影研究,同时创作剧本,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国西部电影如数家珍,他真诚风趣的语言,严谨执着的治学态度,使师生全面而深入了解中国西部电影,增强了对中国西部电影研究的强烈兴趣。

报告会结束后,许多同学都表示通过讲座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电影和西部电影的魅力,引发了对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影视创作以及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思考。


【专家简介】

张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十余项。曾任上海电视节电视剧“白玉兰奖”选片人,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短片大赛和短视频单元选片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推委,IM两岸青年影展评委,上海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评审专家等。

张阿利,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西部影视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陕西省电影评论与理论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电影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艺术招生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电影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等。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德艺双馨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

版权所有  ©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